知名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仓储在线,龙源期刊网

主管单位:河北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大众文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

dazhongwenyishe@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发表 » 正文
《大众文艺》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由河北省文化厅主管,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文艺类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全文收录。
《大众文艺》
投稿邮箱:dazhongwenyishe@163.com
咨询电话: 15833114535

咨询在线: 3200336745

咨询微信:dazhongwenyishe

快捷链接
论文发表
网络能否让课堂更加生动、更加温暖 ——以学生角度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024-06-24 浏览量:512

网络能否让课堂更加生动、更加温暖

——以学生角度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秦锡雨1,陈栋荷,秦礼康,苏 伟,曾海英* 

贵州大学 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线上教育渐兴,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为响应疫情期间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为契合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开拓高校教学新形式、新途径,从在校大学生的视角,结合食品专业基础课程《食品微生物学》,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为例,论述传统教学与数字化教学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初体验,分析混合式教学的优点,解开线上教学师生无情感沟通的担忧与困惑,为教学新模式的实施与推广提供助力与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当代大学生

[基金项目]2019年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食品微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编号:2019007)研究成果;2021年贵州大学一流课程培育项目:食品微生物学(项目编号:XJG202105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秦锡雨(2000-),女,甘肃武威人,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生(贵州大学2018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攻读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食用菌、益生菌的相关发酵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应用;曾海英(1978-),女,贵州贵阳人,博士,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和食品加工。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全国高校普遍采取了线上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即E-Learning,又称在线教育、远程教育、在线学习,一般指的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1]。这种数字化在线教学的新模式,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它、了解它、讨论它;而这也成为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发挥线上教育优势的良好契机;如何将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实现行之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成为当下师生们共同关注与思考的问题。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也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故本文从学生视角,浅谈现阶段高校混合式教学形式,解读混合式教学流程与特点,并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解析,旨在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给予帮助。

一、混合式教学初体验

所谓混合式教学 (Blending Learning)就是将传统教学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3]。而混合式教学之所以被人们反复提出,并希望能将其充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是因为混合式教学极大程度地发挥了老师与学生的本身职能,其强调了学生的自身能动性,为师生间的互动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并且线上平台的学习也为研究者分析学生学情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4]。相较于单调的课堂教学,当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时,便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时、空融合的可能性,实现课程教学的大数据管理,改善了传统教学仅能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等一些基础途径分析学生学情的局限性。

初体验混合式教学模式之后便不难发现其所存在的自身优势。通过对身边同学初体验混合式教学感想的了解,我发现在感受过高中学习和大学学习的差异之后,绝大多数同学对于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表示喜欢,他们提到了自学的重要性,并指出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老师线下的引导,又能结合便利的线上学习,那么学习效果将事半功倍。

以本校《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为例,老师使用超星学习通APP作为教学辅助,结合线下课堂,借助软件进行签到、互动、上课抢答、测评互评、布置作业、问卷调查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一)课前预习

每次上课前两天,学习通上将发布预习任务,学生提前观看学习通上传的慕课视频,对第二天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提前进行温习,完成后将在线测试,并反馈自学时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此过程中可穿插小组讨论,对相应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整理,以备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发言。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其通过索引找到的学习资料,使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方式与地点。

(二)课堂讲授

课前或课后老师使用APP进行多形式的线上签到,如课堂笔记拍照签到、手势密码签到、数字密码签到等,可快速完成考勤。老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的重难点,课上梳理串讲知识点后,即可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课堂期间老师可以选择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可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亲身体验过后会发现,自己当时所选择分享的内容,会变得格外影响深刻。在课堂结束前20分钟,老师还可针对本节课讲解的重难点进行课堂测验,相应的线上软件会自动批阅并形成报告,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学生也可通过实时的测试巩固课堂上讲授的重难知识点,做到活学活用。

(三)课后巩固

老师课后在学习通软件布置作业,形式多样化,可进行问卷调查、定时抢答、主题讨论、章节考试等。同时,同学们也可以在软件上分享自己的笔记,大家互相评分,彼此激励、互相学习。如学习完“真菌”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将自己手绘的真菌结构图( 2)上传至学习通讨论区,帮助自己和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老师可基于平台反馈的学习数据,快速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快调整学习任务和授课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同时在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看到老师上传的参考资料、课堂回放、PPT文稿以及考试试题和答案详解等,这极大程度地为学生的课后复习巩固提供了便利,使学习更轻松,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提升。

网络能否让课堂更加生动、更加温暖  ——以学生角度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某学生《食品微生物学》学习通APP课后学习记录饼图

网络能否让课堂更加生动、更加温暖  ——以学生角度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某同学《食品微生物学》学习通APP课后作业展示

二、混合式教学优势突显

在混合式教学还未广泛普及之前,社会上对其的施行不免有所争议,有些人会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为教师看不到学生,无法感知学生的表情和情绪,因此失去了调整课堂教学节奏和内容的依据,也因此无法迅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问题。但初体验混合式教学模式之后,结合学生自身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便不难发现其所存在的自身优势。

(一)线上线下优势互补,提高课堂效率

线上与线下教学存在优缺互补的特点。仅通过线上进行教学,会出现上课效率低下、师生互动性不高等问题。同时,大量的云端资料也难免造成信息过剩,学习时难免担忧顾此失彼。信息过剩亦会给教育带来风险,在高度数字化的环境中,长期如此会使人感到疲惫不堪、超载、有压力,却又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丧失生产力。[5]线上教学对学生的自制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此方法更适合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但如果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便会显得枯燥无味,虽然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了,但对于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老师却无法具体掌握。

随着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充满趣味性,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在食品微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微生物的相关视频进行引用,多方位的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上了解微生物,扩展其接收知识的维度与广度,也促进、提高了学生线下进一步探索微生物的兴趣;另一方面线下的课堂也充分提供师生之间近距离交流的机会,从扩展性学习向集中性讨论方向发展,科学、有序地推进了教与学的过程。线上教学过程中,不管是直播教学时同学们的实时弹幕,还是课程群聊里同学们的信息沟通,都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二)线上线下适用广泛,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者会因为不同的个性特征产生不同的学习风格。线上的学习平台能提供大量内容相同但形式不同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进行选择,例如视觉型和言语型的学生对于学习资源的选择会存在差异[6];视觉型的学习者会更倾向于图片、图表、视频等能带来视觉冲击的学习资源;而言语型学习者则更愿意使用文字类的资源[7]。再比如有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往往需要课后的思考练习才能更好的接受知识,线上学习的途径能高效帮助学习者课后回顾知识。而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往往在课堂与老师的互动中就能牢固的掌握知识,这一类学习者便受益于线下的互动学习。而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学习途径,更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热情、提升学习能力、掌握广阔知识,最终学习效率与效果会显著提升。

(三)线上线下互融共通,促进教学发展

由于线上学习的逐步推广,无纸化学习受到了广大学生的追捧;出门上课不再需要背着厚厚的课本,一个平板、一部手机便可以“习遍天下书”,让学生“随时随地充电”。与此同时,学生在线上的学习记录也可以十分便捷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这些真实的学习数据能够被用作教育研究[8],用来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薄弱环节或存在的问题等,学习数据为教师所用,可作借鉴、作参考,从而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为学习者制定更适合的教学方案;学习数据为学习者所用,可直观掌握学习进度、学时分配、难点与重点掌握情况等,为实现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与课后复习三维有机、紧密结合提供助力。通过数字化科学统计分析,进一步推动了教与学的全方位、全过程融合,有效提升了实施效果,也为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教学计划、构建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思路与着力点。

三、混合式教学的“担忧”

时代飞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似乎让我们与身边人越来越“疏远”;一部分人开始担忧,线上教学过程,是否会让师生关系变得生硬而没有“温度”。但当初体验过之后,我们发现这些担忧显然是没有必要的。

(一)它让知识更生动

结合高校各专业课程的学习,针对工程类科目,如果仅仅通过传统的课本板书进行教学,不免枯涩难懂。但当课堂有了新模式的加持,例如针对微生物代谢的途径、免疫球蛋白在机体内作用的过程以及补体的作用机制等的教学,这些原本略显抽象的知识如果通过视频和流程动图进行展示,便会变得生动而形象,将复杂难懂的知识点,一下变得好记易懂,学生能快速地掌握并理解,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成就感。相较于线下教学,目前很多在线教学平台能够提供涵盖面较广的教学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类型使得课堂考核标准更加多元化[9],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也使教师能够更加客观公平的评价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10]

(二)它让课堂更温暖

线上学习益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当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的辅导,良好的学习氛围将会促使师生间更加密切的线下互动。线上学习的统计数据也会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提升学生的紧迫感与参与度,同伴压力将会带给学生不断正向付出的动力,而这也将直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每个人都在弥补自身不足,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心得,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如果是在枯燥而又紧张的期末复习周,打开老师平时上课的回放,就能效率极高地帮助我们回顾知识点、更进一步掌握与理解学习难点和重点。而且智能、易操作的线上教学平台界面,也极大地方便学习者索引、查阅、整理资料,让深入学习事半功倍,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时效。

综上所述,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不难发现它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适合新形式下的教育新模式;无论教师亦或是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它对教学成果与学习成果两方向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相信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未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会成为教学主流,在更多地高校教育中应用,成为师生共同喜爱地生动且温暖的教与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鹏高,冯骐,罗兰. 中国高等在线教育发展现状探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 (01): 18-21.

[2] 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8, (6): 6-9.

[3] 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 (3): 1-6.

[4] 陈凯泉,高蕾,孟祥红. 高校混合式教学中的线上学习路径挖掘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以某大学 《生物化学》 课程为例[J]. 高教探索, 2020, (5): 5-13.

[5] 谭维智. 在“后疫情时代”如何进行知识教学变革?[J]. 现代教育技术, 2020, 30(05): 5-10.

[6] 谭顶良. 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J]. 教育研究, 1995, (5): 72-75.

[7] 吴思娜,陈宣. 基于不同学习风格的教材二次开发——以匈牙利罗兰大学汉语学习者为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7, 15(01): 32-38.

[8] 孙曙辉,刘邦奇.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模式[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 (22): 21-24.

[9] 边智群. 基于超星在线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过程考核的实践与反思———以湖北经济学院“公司金融”课程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18(11): 138-140.

[10] 张燕,李欣,郭永盼.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研究[J]. 科教导刊, 2021, (07): 50-51.

 

Can the Internet make the classroom more lively and warmer

—— View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Qin Xi-yu1,  Chen Dong-he, Qin Li-kang,  Su Wei, Zeng Hai-ying*

College of Wine And Food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era, online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which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the public. This article is to respond to the national call for "suspension of classes"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and to develop new forms and ways of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ra.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itial experience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combin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with digital teaching by taking the three teaching links of pre-class, in-class and after-class as exampl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basic course food Microbiology for food specialty. Analyze the advantages of hybrid teaching, solve the worries and confusion of online teach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out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provide support and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of new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Blending Learning;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返回顶部